即墨区区情简介
即墨区地处青岛城区北部、胶东半岛一体化发展枢纽地带,陆地平方公里、海域平方公里、海岸线公里,辖4个镇、11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高新区,.9万人。先后被评为国家环保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版权示范市、全国知识产权示范市、中国针织和服装“双名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书香城市,被确定为“健康中国”试点市、青岛国际健康产业先行试验区、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综合试点示范市。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地方公共财*预算收入.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1%;被评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全国民营科技促进工作先进区、国家区块链技术应用实践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十佳会展名区。
——领*半岛的“蓝色硅谷”。抢抓青岛蓝谷布局即墨重大机遇,紧紧围绕服务海洋强国这一战略任务,先后引进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等“国字号”科研机构,山东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院所,成功争创全国第五个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被国家“十三五”规划确定为重点创新示范区。
——快速崛起的汽车新城。作为青岛发展汽车产业唯一专业功能区和山东省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引进乘用车、商用车、改装车、底盘系统、零部件等各类汽车产业项目余个,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汽车产业链条。年,一汽大众完成产能28万辆,一汽解放年产卡车19万辆,成功控股奇瑞控股、奇瑞汽车,汽车产业产值超过亿元。
——享誉古今的商贸之都。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墨就是“人肩摩、车毂击”经济繁荣的通都大邑,而今已发展起各类专业市场29处,其中即墨服装批发市场名列全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第三位。近年来,又整合现有专业市场,规划了35平方公里的即墨国际商贸城,重点抓好服装市场转型升级、商贸物流、品牌打造,以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赋能市场发展,获批中国纺织服装创新示范基地、省内外贸结合商品市场,千亿级市场商贸产业集群正加快形成。
——八方通衢的国际陆港。抢抓“一路一带”战略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产业、多式联运等优势,以贸易金融、交通物流、电子商务等为主导产业,重点建设济铁综合物流园、跨境电商小镇、青岛港即墨港区等功能板块,“四港联动”的国际物流枢纽全面拉开框架,被认定为全国跨境电商综试区重点产业园、省跨境电商产业聚集区。
——衣被四方的针织名城。全区规模以上纺织服装服饰企业发展到48家,拥有即发、红领等一批中国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被评为全国唯一的出口纺织服装质量安全示范区和山东省纺织服装模范产业集群,“中国针织名城”实至名归。在淘宝网“中国质造”平台建立童装、内衣等产业带,打造实体工厂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模式,针织童装网络销售居全国县级首位,获评“中国童装名城”。
——休闲度假的旅游胜地。境内气候宜人、风光旖旎,山、海、岛、泉、滩俱全,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拥有益身健体效能独特的海水温泉、被誉为“地质博物馆”的马山石林、历史名岛田横岛等众多旅游资源。特别是随着海泉湾度假城、青岛国际会展中心等重点项目的建成运营,东部沿海红叶景观林等项目的加快建设,以休闲度假、会议会展为特色的滨海旅游成为即墨的新名片。
——功能聚合的康养之城。抓住国家鼓励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引进建设东丽医疗科技、英派斯健身器材、修正海洋科技谷等重点产业项目,全力推进健康中国县级示范点和青岛国际健康产业先行试验区建设,构筑鳌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海洋温泉养生小镇、青岛国际健康产业先行试验区、经济开发区生命科技产业园、灵山中医药旅游示范基地“一城一镇一区一园一基地”健康产业布局,打造全国健康产业的制高点和示范点。
——品质彰显的宜居家园。主动对接青岛国际化大都市标准和城市总体发展布局,高起点、高标准抓好城市功能配置、新城建设和老城提升。实施教育、卫生等民生领域“三年行动计划”,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和知名医疗机构。全面加强立体交通建设,铁路、轻轨、快速路、高速公路等“四通八达”,人流、物流、资金流高度富集活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