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简介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即墨历史上著名的幼师们
TUhjnbcbe - 2022/7/11 17:31:00
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110/5833930.html

早年间,启蒙教育多由私塾承担。私塾老师从事启蒙教育或自开“门馆”,或被延聘“坐馆”。自开门馆相当于创办民营幼教学校,被延聘坐馆相当于给幼教学校打工。

但无论自开门馆还是受聘坐馆,都相当不易。没有劳保没有寒暑假不说,全年只清明、端午放假一天。十二月初十放年假,次年正月十五开馆上班,一般雷打不动。清代幼师出身的著名县长郑板桥有“教馆诗”云:

教馆本来是下流,傍人门户度春秋。

半饥半饱清闲客,无锁无枷自在囚。

课少父兄嫌懒惰,功多子弟结冤仇。

而今幸得青云步,遮却当年一半羞。

可见当年郑老师跳出幼师队伍踏入官场,也是长舒了一口气:可算熬出来了。

幼师出身的县令、画家、书法家郑板桥

正是因为幼师的饭碗不好端,即墨历史上,名标史册的好幼师并不多。有史来即墨最早的著名幼师,应为即墨西北乡荒洼村(今属移风店镇)人卢继宗。

卢继宗,生卒不详。明景泰六年()岁贡。他的父亲卢盛曾在浙江定海、陕西延长担任过知县,卢继宗常年随父客居,直到天顺年间才回即墨,定居于即墨古城东城门里神路街,开办民营幼教学校。

当然,古时候孩子入学晚,卢老师招的当然是大班生。其时,即墨学界《易经》失传,而卢继宗“简默慎重,尤邃于理学”。遂以《易》教授,从游其门者甚众。即墨蓝氏代表人物之一、陕西巡抚蓝章同学,就是从即墨蓝氏创办的“东崖书屋”幼教学校转学到卢继宗门下并毕业的。

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后来卢继宗老师也从幼教脱身,出山任河南伊阳县令,“首以兴学为务,躬身讲解”,把兴办教育作为第一要务,亲自到县学为学生授课。

——可见卢继宗老师虽然热爱教育事业,也是不堪幼教的繁琐。而县学应该不能算幼教范畴了。

卢继宗任隆庆州判主管粮马营时,人称“存心仁恕,御事勤谨,持己廉洁”,*民无大小咸欣慕之。任河南伊阳县令,勤*廉洁之声闻于朝野。后人赞曰:两登仕籍,累驰清誉,名节彰矣!忠君爱民,可矢天地,忠义著矣!卢继宗病逝后,遗物除琴书之外别无他物。其子卢华扶榇归即墨故里,远近来吊唁者无不为之感叹。正德十五年(),蓝章感念卢继宗授业之恩,荐卢继宗入乡贤祠。

——可见幼师这行当干好了,同样有冷猪肉可吃。卢老师无愧于幼教战线上走出去的优秀干部。

明末清初,即墨下一下子出了多位优秀幼师,甚至多位幼师后来都成了半人半仙的人物。

最著名的仙级幼师,就是胡峄阳。

胡峄阳(约-)名良相,字峄阳,老即墨仁化乡流亭村人(今属城阳区流亭镇)。胡峄阳终生不做官,献身于即墨的幼教事业。“家甚贫,一介不取,蓬室瓮牖,悠然自适。雅工制艺,视进取之途泊如也。著有《易象授蒙》、《易经征实》、《解指蒙图说》、《柳溪碎语》、《寒夜集》等。

当幼师当成神仙的胡峄阳

与胡峄阳情况类似的,还有即墨东乡金口西枣行人韩邻佐。

韩邻佐(—)号良辅,平生潜心理学,默证以致用,时人谓理学先生。善书,工诗赋。有诗文入选《墨志稿存》、《二崂遗文》。与堪舆大师王景迁、即墨硕儒范成若(范士骧)、解琢章(解瑶)、冯素斋相友善,与范士骥、胡峄阳并称即墨“理学三老”。韩邻佐晚年著有《论西铭书》、《西铭语录》。

胡峄阳、韩邻佐干幼师都很出名,出名到都直接成仙了,可他们门下弟子出名的好像不多,或是考上、之后学生们都把启蒙幼师抛之脑后了。这也在所难免,古往今来像蓝章那样把幼师当恩师的人少。这也好比同学聚会,没听说有搞幼儿园同学聚会的。

嘉庆年间,韩邻佐子侄辈出了个韩揆文,继续从事幼教事业。

韩揆文,金口西枣行人。生卒年月失考。字敩庐,号墨磎,晚号苏泉。嘉庆癸酉科举人,挑选知县、敕授文林郎。道光丙戌()吏部大挑二等,授泰安平阴县训导、署青州府安丘教谕,升补平阴教谕、截取知县。韩揆文平生敬慎端方,学问渊博,资性嗜读,老犹不辍。致仕后教授门徒,邑东俊彦多出其门。且著述颇丰,传世有《墨磎课艺》、《苏泉文集》、《睡余诗草》、《榆山诗草》、《西山诗草》、《梁丘诗草》、《南溪诗草》。理学造诣与韩邻佐并称。卒年六十九岁。

邑东俊彦多出其门。可见韩揆文老师创办的幼教学校很正规,教育水平也是相当之高。

清朝道光年间,即墨北乡出了个高继忠,也很优秀。

高继忠(—),字进思,东牛齐埠人。清道光初年,以学有所成、品行端正被朝廷谏选为宣讲生,到各地宣讲皇帝圣谕,广训化民。

——以幼师身份入选大清帝国国策教育宣讲团,高继忠老师也算把幼师行业做出影响了。

高继忠老师一生忠厚慎言,为人和善。弱冠之年,父亲仅给予薄田数亩,令其自立,但给他的异母弟留下一大笔家产。父亲继母去后,村人皆为之不平,认为异母弟应该和他均分家产。他却摇头拒绝,不愿因争夺家产违背父母之命,损伤兄弟之情。一时为乡里称颂为长者。一生安贫乐道教书育人。

——这相当难得。中国历史上下几千年,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大多的家庭矛盾都是因此类事情演化扩大。儒学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多数人在齐家这一步上就栽了。

所以说,高继忠老师不但是个难得的好幼师,也是通达中国家族宗亲关系的一个明白人。

无独有偶,即墨北乡牛齐埠还出了另一位好幼师,这位幼师叫高圣桂。

高圣桂(—),字胜芳,一字香岩,号东庵,东牛齐埠人。22岁入庠,58岁以恩贡候选直隶州州判,例授征仕郎。后改职任教谕。一生端严慈惠,衣冠整肃。步武安详,坐立弗倚。性沉毅识大体,不遂时兴,学正品端,早有时誉。专心制艺,法律精细。教授终身,一时英俊半出其门。饬躬节俭,治家严肃。劝耕课读,义方有训。耆年推长一社,认真办公,毫不染指排难解纷,人多佩服。周难济急,倾囊弗顾。

——这已经不止是好幼师的范畴了。这位高老师半辈子从事幼教事业,不但人品好,师德高,文章优秀,并且还精通法律,在地方上很有名望。担任社长后,经常为众人排解纠纷,参与地方维稳,热心公益事业,乐意助人。58岁那年,被遴选为直隶州法官,后来改任教育局长,管理一州教育事业。

了不起啊了不起,高老师的幼师形象,甚至有些高大全了。假以时日,很想再看到即墨幼师队伍中产生教育局长。

刘显初圈点的幼教教材《三字经》

清末民初,即墨东北乡的刘显初老师知名度也相当高。

刘显初(—),本名国枋,字显初,又字稚遂,号铎峰,即墨龙泉镇满贡村人。清光绪年间举人,毕生以课徒为业,人称“庄户举人”。

——注意,庄户举人之庄户,不忘初心、不失本真之意也。作为一个有功名的读书人,这相当难得。

刘显初为即墨北乡窵庄于氏外甥,未中举前,在窵庄生活三十多年,晚年又多年在窎庄“毓源山房”课徒读书。窵庄于氏青年才俊,多有受其启蒙发轫者。窵庄《于氏族谱》、牛齐埠《董氏族谱》,均有其撰序或人物传记。而窎庄据传建于乾隆年间的“毓源山房”,或为即墨现存最早的私立幼教学校。

正是因为在幼教事业的巨大成就,刘显初老师后来也去教大班了。先后任教于崂山书院、信义中学、京师齐鲁学校等。刘显初老师著有《野人语》、《中庸总论》、《训蒙三百篇》《三字经窃说》等,著作也多是与教育有关。年,还参加了即墨县长杨酉贵主持的民国版《即墨县志》编写。

因为地域关系,民国时代即墨西北乡的幼师更多家国情怀。此中优者,首推高焕章。

高焕章,字华唐(—),青中埠村(今属七级镇)人。清末贡生,后毕业于山东高等农林学堂,曾任江苏省元和县周庄司巡检。辛亥革命前夕,弃官回乡,立志兴办教育事业。民国元年()秋,高焕章倡议将原即墨县公立育才高等小学堂和即墨县官立高等小学堂合并成立了即墨县立高等小学校,并任校长。与此同时,他还在青中埠村筹办了壮武男、女小学各一处,并亲自为学校大门题写了“本中西教育学理,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对联。为鼓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他自编了《体操歌》教学生唱。歌词曰:

君不见,铁血世界枪炮林,白面欧人称铁汉。君不见,短小日本反精神,藐我*帝文明胄,老大病人。咳!相逼何太甚!挺起脊梁站定脚,撑开眼界放平心。豪杰要练豪杰志,英雄要壮英雄身。刘备马上叹髀肉,陶侃百甓运动勤。况我健强分子,日受体育注重*国民。好男儿,中华*!

这首歌用的应该是当时的流行曲牌。后来抗战时期流行的《知识青年从*歌》,歌词与之何其相似:

君不见,汉终*,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忍情轻断思家念,慷慨捧出报国心。昂然含笑赴沙场,大旗招展日无光,气吹太白入昴月,力挽长矢射天狼。采石一载复金陵,冀鲁吉黑次第平,破波楼船出辽海,蔽天铁鸟扑东京!一夜捣碎倭奴穴,太平洋水尽赤色,富士山头扬汉旗,樱花树下醉胡妾。归来夹道万人看,朵朵鲜花掷马前,门楣生辉笑白发,闾里欢腾骄红颜。国史明标第一功,中华从此号长雄,尚留余威惩不义,要使环球人类同沐大汉风!

——而这首歌的歌词作者,据说是中国远征*一名士兵在印度蓝姆伽基地训练时所作。从时间上看,高焕章老师的体操歌应早于《知识青年从*歌》。当年曾应狐兄约为青中埠小学写过几句话,后来百年校庆时候写过一段铭文。可惜当时不了解高焕章县长,不然一定会更用心些。

年,高焕章任即墨县劝学所所长。他极力主张在全县废旧学,为兴新学四处奔走。至年,高老师青中埠、长直、灵山、鳌山卫、王村等地分别设立了7处高等小学和3处女子初级小学,为即墨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青中埠小学百年校庆立碑

年在即墨西北乡搞乡村调研,发现了一位几乎被埋没的老师,孙学师。

孙学师(-),孙家屯人,字配京。生性谨厚,廉隅自重,孝友慈蔼。博览群书,学问渊博,文章师法韩愈,浩瀚深奥,名重即墨士林。清末设塾于村内,民国后历任高密中学教员、济南商埠小学教员、即墨县立第二完小教员、校长,县立师范教员、县立国书馆馆长。门下弟子,遍及齐鲁。卢沟桥事变之后,愤国难而成疾。病逝之后,乡人弟子吊唁哀思者如云。

好老师还是有的,幼教事业,还是很有前途的。谨以此文,祝全体幼师们永葆童心,不忘初心,志愿无倦,节日快乐!

三逸狂客,山东即墨人。作家。出版有《坐堂追饷》、《铁血顺风号》、《烟火孤城》、《我的野蛮同桌》。

目前代表作:《双车错》、《洪门令》、《瞒天过海》、《坐上火车走江湖》。

1
查看完整版本: 即墨历史上著名的幼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