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年山东各区县GDP排行榜出炉。
此榜单是根据年山东省内各区县*府发布的*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年鉴及山东统计年鉴,对全省个区县GDP进行的统计排名。
从各区县GDP规模排名来看,青岛西海岸新区实力最强,以.68亿的成绩成为领跑者。济南历下区和青岛即墨区分列第二、三位。从城市分布来看,区县前十名榜单中青岛5个区县入围,占据半壁江山。
个区县,除了数据上的格局改变,以及内部的竞争与角逐,放眼全国,与江浙的区县相比,又该学什么?
城市心观察第期
撰文/冯亚楠
审校/张慧
11区县迈入“千亿俱乐部”
时隔两年之后,山东终于再次跑赢了全国。
年,山东经济格局发生较大变化,生产总值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6%,不仅跑赢全国2.3%的增速,在传统经济强省中也位列前茅。
在全省经济整体跃升的同时,各区县亦表现亮眼。
根据年山东省内各区县*府发布的*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年鉴及山东统计年鉴,近日,年山东各区县GDP排行榜正式出炉。
(以上榜单全部内容来自山东省各区县*府工作报告或当地统计部门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年鉴,少数几个区县数据来自山东统计年鉴)
从榜单来看,实力最强的依然是青岛西海岸新区,以.68亿的成绩稳居榜首,比年GDP增加.28亿元。排在第二位的是济南历下区,GDP为.4亿元。榜单第三到第六位均是来自青岛的区县,分别是即墨区(.4亿)、市南区(.32亿)、胶州市(.86亿)、城阳区(.63亿)。
进入前十名的其他四个区县依次是临沂市兰山区(.88亿)、烟台龙口市(亿)、济南市中区(亿)、济南历城区(亿)。
从城市分布来看,前十强区县中,青岛占5席,济南占3席,烟台占1席,临沂占1席。
与年“前十名”榜单相比,此次榜单“进出”与“位次”变化较大。年度山东省县市区GDP居前10的分别是: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济南市历城区、烟台市福山区、济南市历下区、青岛市市南区、威海市环翠区、青岛市即墨区、青岛胶州市、临沂市兰山区、青岛市城阳区。
整体来看,年度GDP区域发展差距明显,排在首位的青岛西海岸新区与排在位的枣庄台儿庄区相差了.29亿。从“千亿区县”来看,加之排在11名的济南章丘市,年山东共有11个区县GDP过千亿元,比年少了1个。
作为山东省经济龙头的青岛,在此次全省各县市区经济实力“摸底”中,共有5区市入围前十名榜单,用亮眼的成绩展现了实力与底气。
青岛五区市入围榜单十强
在不进则退的经济竞争之中,青岛各区市也体现出了坚挺的“韧劲”。
排在全省首位的西海岸新区年GDP高达.68亿元,一举超越省内传统工业城市淄博。放眼山东,其经济体量已超过10个地级市。而这也是西海岸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应扛起的责任。
年,西海岸新区的国家级高新科技企业突破了家,完成产值亿元、占规上工业的58%。
年1月28日,50个重点项目以“线上+线下”的方式集中签约落地。所签项目涵盖先进制造业、总部经济、现代海洋、新经济等领域,总投资亿元,这些重磅项目将为西海岸新区产业链现代化发挥积极作用,也为其他区市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意义。
国家战略层层叠加,各类高端开放平台集聚,拥有国际经济合作区、青岛开发区等6个国家级经济园区,还有德国“国际客厅”、日本“国际客厅”等国际化开放平台,今天的西海岸新区不仅拥有开放的鲜明特质,也拥有无比广阔的高质量发展空间。
年,即墨全区完成生产总值.4亿元超越市南,位列十区市第二位。凭借公里海岸线、依托蓝谷等功能区,即墨区充分发挥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作用,打好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等六场硬仗,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青岛力量。
除深耕海洋板块外,年的即墨区东西南北中各区域顺势而动,汽车产业链不断完善的同时,也打造了新一轮“陆海空铁”千亿级产业聚集群。
产业与资本蓬勃发展带来的,便是所在区域的高质量发展。伴随年酷特智能与森麒麟的先后上市,即墨已有7家民营制造企业跻身A股。
排在此次榜单第4位的是,占据青岛市核心区域的市南区,与其他区市相比,市南区无论是地理位置、资源、产业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市南区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到,将发展更高能级的总部经济,依托高水平商务环境与产业支撑,引进和集聚国际化、领*型、创新型企业总部,建设浮山湾总部经济集聚区,打造北方总部经济高地。
青岛全域统筹一盘棋,各区市立足自身优势不断巩固传统优势,并寻找新的着力点。对于胶州来说,上合示范区的获批是其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上合示范区带动下,胶州的实体经济逐步向先进制造业转型,同时在金融、外贸服务等领域也实现了突破。截至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胶州市场主体总数突破20万家,其中民营企业5.6万家;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占青岛市的18%;有高新技术企业家,占青岛市的11%。
再看城阳区,依托自身优势,不断释放创新活力,“五大高地”托起城阳区的各项优势产业:轨道交通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智慧农业等乘势而起。截至年12月初,城阳区已签约重点项目个,总投资多亿元。其中,过5亿元项目82个,过50亿元项目11个,世界强投资项目3个。
当新一轮竞争蓄势待发,青岛各区市都铆足了劲进位争先。
值得注意的是,放在全省来看,此次榜单中山东“千亿县域”仅有2个,与江浙相比不论是体量还是数量都存在较大差距。
县域经济存较大差距
排头兵青岛又该如何发力?
在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县域”一词共出现11次。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的活跃度被视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风向标。
根据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最新报告(下称“报告”)显示,年全国新增5个“千亿县”,总数达到38个,GDP总量达5.7万亿元,以不到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0.47%,贡献了全国5.66%的GDP。
从分布来看,38个“千亿县”分布于全国9省,分别为江苏16个,浙江9个,福建4个,湖南3个,山东2个,贵州、河北、江西、陕西各1个。
在38个“千亿县”内部,也有明显的梯队分布。其中,昆山、江阴2个头部强县GDP已经超过亿元,并以“一县之力”超青海、宁夏、西藏等省份,张家港、晋江、常熟、慈溪4个县市GDP处在亿元级别,其余32个县则都在-亿元之间。
不难看出,江浙包揽了全国大多数“千亿县”,其中江苏16个,几乎占据半壁江山。由于县的发力,江苏整个省份的GDP也成了最大赢家,排在全国第二。山东仅有青岛胶州和烟台龙口入围,但由于总数多,“千亿县”后备选手仍有很大上升空间。
而拥有全国县域经济领域最优秀成员的江苏,无疑是最好的“标杆”。以昆山为例,虽坐稳“第一方阵”,但并未就此止步。
年3月底昆山发布了《“五争五最五突破”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为其未来5年转换赛道、重塑优势指明了方向与路线图。其中明确,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0亿元,新增上市企业20家,高新技术企业数突破家,人才资源总量突破50万人等目标。
年3月,昆山召开产业科创中心建设发展大会,重磅发布“人才科创*策4.0版”,规划启动、开工建设、开园运营一批科创产业园区,下辖所有镇区几乎都有布点。
榜单的成绩仅是过去,代表着县域经济新晋力量的后半梯队成员,以及有望跻身“千亿俱乐部”的后备选手,同样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