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简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故乡往事古坟松下听涛声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多少钱 http://m.39.net/pf/bdfyy/

王有金

那些年,田地里有好多古坟,坟地里又有棵棵古松,近看好象钻天峰,远看好似黑云朵。据老人们说,那些古松树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在我的记忆里,故乡郭皋村的田地里有十几块坟地,每块坟地都有十几棵甚至几十棵古松,古松笔直挺拨,冠大杆粗,经得起任何狂风吹刮,存活几百年都不歪斜。

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常到古坟地拨草、挖野菜、挖仓官窝、正月十五寄坟灯。在松下,总能听到那嗖嗖刷刷的风声,风大声大,风小声小,即使无风,耳朵贴在树干上,也有忽忽刷刷的响声。

特别是春天、秋天、冬天,风声更大、更紧、更急。看见那些高高的老坟,听到那嗖嗖的、忽忽的、刷刷的声响,总觉得有些阴森森,凄凉凉,甚至吓人,不敢呆久长留。

坟上,坟与坟之间,常常有些绿草,草那么鲜,那么绿。那些鲜花,有**的苦菜花,蒲公英的*花,有紫红色的青青菜花,也有白白的野葡萄花,一支支,一朵朵,晃动着花头,笑迎着来人。

古松的涛声,不知吹刮了多少年,延续了多少代,那座座古坟,只知道是爷爷的,老爷爷的,老老爷爷的,还有的不知道了辈分,分不清祖主。

涛声,吹得那么庄重,那么深沉,那么严肃,象征着老辈的优良传承,厚重的古朴家风。

涛声证明,郭皋村是一个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老村庄,先人郭议从莱州府即墨县西关外郭家楼迁至,在一片荒无人烟的土地上居住下来,勤劳耕作,繁衍生息,你帮我助,延续至今。

涛声还记述着那二三百年间,郭皋村俊美姑娘郭氏嫁到寨子西村,生养了活泼可爱的儿子王德馨,他常住姥姥家,因姥姥家身后无子,便叫他留了下来,经上百年的繁衍生息,又有了上百人口的兴盛王家。

涛声又证明,郭王两姓本是一根脉血,姥爷的家是母亲的家,娘的家,也是王德馨的家,他过的那么踏实,姥爷家人又是那么喜欢这个懂事勤劳善良的好外甥。

那古松,那涛声,赞美着早年的家妇,歌唱着勤劳的壮汉,送走了俊美的姑娘,又迎来了漂亮的新媳妇,助力了少年人、年轻人的成长。

经过几百年繁衍生息,耕种变化,一代代人替代了一辈辈人,先人去了古坟,上坟人又进了古坟,还种上了松柏,风吹日晒,雨雪霜过,小树成了大树,树多成了松林,好似为坟中人举起了高高的旗杆,又好似持枪列队的士兵,护卫着坟地,阵守着先祖,传承着美德,延续着一代代人的记忆。

作者简介:王有金,德州银行退休干部。年参*。原籍山东宁津县时集镇郭皋村,与《大刀记》作者郭澄清为同村人。

壹点号玉河微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