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回”字热网络,多少游子盼回归?
昨天晚上,华春莹一条推特走红网络,引起海峡两岸很多人发自内心的感情共鸣。她的推特是这样写的
/p>
“百度地图显示,台北市共有山东饺子馆38家,山西面馆67家。味觉不会欺骗。台湾一直是中国的一部分。失散多年的孩子终将回家。”
华春莹说的这段话之所以走红网络,是因为恰到好处的回应了前两天台湾高雄一家山西刀削面馆老板娘的话语。
那家被网友热捧的山西刀削面老板娘说过,自己祖籍是山东即墨的,爸爸那一辈去的台湾。她说大陆的游客来吃面可以打折,“欢迎他们(大陆居民)来吃啊,我们的刀削牛肉面很好吃。之前有大陆游客来吃面,我一听声音就知道是大陆的,就会多聊一下。我四年前有回山东去玩,山东现在发展得很好,真的进步了很多哦,现在大陆发展得非常好非常快。”
这个老板娘对大陆的亲切之情溢于言表,对大陆的快速发展印象深刻,欢迎大陆游客前来用餐的话语也是发自内心的,对大陆游客可以打折的承诺也绝对不是一句漂亮话。这些都很重要,但是还有更重要的,那就是她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根在何方。因为说起自己的老家时,她用的是一个“回”字。
华春莹也许是有感而发,也许是被她的真情打动,在推文中舍弃了许多华丽的辞藻,偏偏选用了这个我们每天都不知说了多少遍的“回”字,她说:“失散多年的孩子终将回家。”
这个“回”字用得太好了。早上上班去,晚上要回家;孩子出门去,家长盼回归。你就是走遍天涯海角,也总有回归家乡的时刻。哪怕是少小离家,也有老大回归的时候。慈母手中线密密缝,担心的还不是游子回归太迟?
高雄山西刀削面馆的老板娘,与北京中国外交部的华女士,各忙各的,素未谋面,却通过这个“回”字牵起了两人热情的双手。游子期待回归,大陆盼望游子回归。这个“回”字已经多少次进入我们的梦乡,深深地融进了我们的血脉。
年两岸热词评选,第一名一定是这个字:回。
俗话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