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药专家补骨脂白斑抑菌液 http://www.kingbaby.com.cn/gushi/12839.html年6月15日,农历的五月十三,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寨里河镇龙尾村,34位村民身着汉服,隆重举行“迎龙祈雨”仪式,祈愿风调雨顺,粮食满仓。当日凌晨,当地曾下了一阵雨,而在去年的五月十三,当地下了一场大雨。
在山东民间,传说农历的五月十三是“雨节”,是“秃尾巴老李”回家给娘上坟的日子,这一天不是刮风就是下雨。也有传说这一天是关老爷磨刀的日子,因磨刀需要用水,所以这一天必定下雨,因此民间有俗语说“大旱三年,忘不了五月十三”之说。
当地民间传说龙尾村是“青龙”(即传说中的‘秃尾巴老李’)的老家,五月十三是他回家祭祀母亲的日子。所以,这一天全村几乎家家户户都要买鱼割肉,隆重的迎接“秃尾巴老李”回家。如今,历经时代演变,这项活动已经成为当地一项重要的传统民俗活动。
为了传承这项民俗活动,当日,20多名村民表演了“舞龙”热场,随后34名村民身穿古装,摆放“三牲”(牛、羊、猪),隆重地举行了“迎龙祈雨”仪式,仪式共持续了40多分钟,吸引了上千名游客的围观。
在“迎龙祈雨”仪式上,村民们以明代雩祭(雩,音:yú,古代为求雨而举行的一种祭祀。)礼仪为标准,再现了“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风采。
“雩祭”仪式共10项,依次为:迎神、奠帛、进俎、初献、亚献、终献、彻馔、送神、望燎、祭毕。村民们虔诚的依照古时祭礼标准,举行了迎龙祈雨仪式。
“秃尾巴老李”的故事在山东民间广为流传,讲述的是黑龙出世并与白龙搏斗的英雄故事。主要以山东莒县、即墨、文登、诸城等地为主。与现在流传故事相似的文字记载,见于清朝袁枚的《子不语》。
而在莒县的传说是这样的,龙尾村有一李姓中年夫妇,膝下无子。有一天在田里劳作,突遇雷雨,两人被淋得全身透湿,没几日妇人就怀孕了。在生产之时(多说是在五月十三日),丈夫带着接生婆回家,只见妇人已死,床前有一摊血,在房梁上盘着一条青蛇。
农夫见此非常害怕,于是找来锄头,劈断了蛇的尾巴,那条蛇腾空而起飞上了天。后来农夫将妻子埋葬,一连三天大雾不止,人们还听到坟地不时有哭泣之声。于是有老人说:“农妇生下的不是蛇,是一条青龙。它感母亲生育之恩,为娘守坟三天。”
后来“秃尾巴老李”被玉帝派到黑龙江(此江由其得名)。当时镇守黑龙江的是一条白龙,在江内同“秃尾巴老李”大战。当地百姓已知“秃尾巴老李”的品德,并憎恨白龙的不务正业。在大战时,有白浪滚来,人们就往江里扔石灰,当黑浪滚来时,人们就往江里扔馒头。黑龙最终战胜了白龙,并在黑龙江一直待了下去。
传说中的“秃尾巴老李”虽然是一条龙,但却是普通村民所生。因为他的父亲姓李,尾巴被父亲砍断一截,民间就称他为“秃尾巴老李”。而在黑龙江省,传说凡是有船过江时,必须有山东人才能开船,也是因为“秃尾巴老李”爱护老乡的原因。图为“神龙府”内的神龙。(此图拍摄于年6月16日)
年,山东省莒县、即墨市、文登市、诸城市申报的秃尾巴老李的传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文/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