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简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致敬匠心坚守20年陋室刻出精美文人砚 [复制链接]

1#
小孩白癜风好不好治 https://m.39.net/pf/a_4549560.html

砚台制作技艺最常见制作材料是石材,广东端溪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南部的洮河砚,河南洛阳的澄泥砚,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砚”。53岁的山东即墨市蓝村镇五里村村民潘明灿,偶然的机会迷上制砚,从事传统砚艺20年间,共制出三十百方各种题材的砚台

在潘明灿的家中看到,一个普通的农村四合院内,种植着竹子和摆放着盆景,墙角堆放着各种石料。走进卧室内,几百方砚台造型各异,雕工精致,令人爱不释手。据潘明灿介绍,从年开始,他从正规入手,系统临帖,书法有了长足进步。回到地方后,一直没有放弃,一有空闲便静下心来勤加练习。由于他喜欢写大字,急需一块膛大发墨的砚台的砚台。在与文友交流时,得知当地马山石制作砚台,于是萌生自己寻找石料制作砚台的念头。

“由于当地山体都已封闭保护,根本无法觅得称心的石料,便把目光投向当地马山石。”潘明灿说,马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容火山岩,变质岩、沉积岩于一体,非常适合制作砚台。年他在邻居的旧宅的地基里,寻得片石一块,开砚堂后发现绿黄两色,发墨且不凹心,只是硬度较大,雕琢起来有些不易。砚台制作完成后,他在砚额上刻上了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句诗,背面刻上反手亦为砚膛,观赏实用兼得。从那以后,他迷上了传统砚台制作,先后用马山石做了大大小小十几块,较有满意的是“凤鸟磬石砚”、“马山古车即墨侯”、“春华秋实”、”高天流云,日月同辉”、“盘古开天斧”、“人文之初”等。

潘明灿说,砚台制作有选料、设计、切割、雕刻、打磨、洗涤和配盒等十多道工序,雕刻砚台前先,打好腹稿,最大程度的保持砚石原先形状,再根据创意进行雕琢。雕工要根据砚本身的厚度、大小、材质、形状,选择合适的人物雕、动物雕、花鸟雕、风景等等。雕刻是手法有很多种,一把普通的刻刀,可以变换出深刀、浅刀、斜刀,细刻、线刻、缕空这些炫丽的雕法。砚塘的制作像画素描一样,最注重的是要看“三庭五眼”的比例,看着舒心顺心。

“砚台的制作不仅仅是外观的美,更多讲究的实用与观赏性,目前很多的砚台注重于雕工,而忽略了制砚的本质,砚塘的大小。”潘明灿说,古代的砚台大体可分为三种,宫廷砚、工匠砚和文人砚。宫廷砚专供皇室专用或赏赐文武大臣,石品艺品精微纤巧达到极致,中庸祥和,观赏可读性较高。工匠砚分为两种,一为根据地域物产砚石之风貌,膛阔池深简璞醇稚;二为把砚石打磨圆润精雕细刻,山水人物花卉罗列其上,砚膛狭小,以迎和市场的消费需求,于石雕摆件相似,看似精美品之乏味。而文人砚多含蓄自然亦或命题精雕,把自己的心境于砚石的肌理结合起来,诗文镌可其上,品味性强。一直以来,他所专注的便是文人砚,将每块砚石的来历、故事、创作理念用诗句表达出来,再镌刻在砚台上。

“等砚台积累到一定数量后,我打算办一次砚台展,再出一本《砚谱》,也希望他的这门技艺能被当地列入非遗。”潘明灿说,即墨自古以来就有制砚的历史,“即墨石砚”简称“即砚”,亦称“田横石砚”,早在明代时便开始生产。据明嘉靖《即墨县志》记载:“田横石可琢砚。”清《即墨县志》称:“田横石质坚,色黑如墨,少有文彩,偶见金星。以其制砚,下墨颇利。”“我在传统砚台制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多种创新。希望当地有关部门重视一下,将这门制砚技艺列入非遗进行传承,再现‘即砚’辉煌。”潘明灿说。文/图长风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