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简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聚焦青岛优化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首提自 [复制链接]

1#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王熠青岛报道

人民群众有没有享受到营商环境优化工作带来的便利,改革的成果有没有惠及人民群众,直接决定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成败,只有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打通群众办事的痛点、堵点、难点,才能全面提升城市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进而更好满足人才、企业家、投资者对工作生活品质的需求。

青岛市在《青岛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下简称:《方案》)中,聚焦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把作为优化政务服务的重点,推动审批服务自然人全生命周期,并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提高群众办事体验,全面提升城市生活品质,为营商环境环境的优化打下基础。

在《方案》中,从出生到退休、再到身故,实现“一件事”集成服务。出生医学证明办理、户口登记(出生登记)、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登记、社会保障卡服务等事项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门办理”;实现职工退休关联事项跨部门联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申领、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年限确认、城镇其他居民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奖励扶助金申领和住房公积金提取等事项信息共享;完善身故人员主题库,实现死亡证明数据、销户数据等共享查询。

教育和医疗,是公共服务中最受群众重视,也是与群众生活最密切相关的两件最密切的事情,青岛市在《方案》中重点进行了服务升级:

义务教育入学方面,推进涉及身份、户籍、社会保障、不动产登记、疫苗接种、学籍等14项基础数据、21个端口信息数据共享,实现招生报名“零证明”解决义务教育招生采用的现场集中报名、提交纸质材料、人工审核信息等带来的证明材料繁杂、家长多次往返排队等问题;就医方面,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备案、生育保险待遇核准支付、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特病病种待遇认定、困难居民医疗救助报销等事项线上“一网通办”。

作为政务服务的“必要攻略”,办事指南类文本处于严谨起见,往往存在专业术语较多、严不够直白等问题,导致办事人“看不懂、不会办”。即墨区换位思考,推出“白话版办事指南”,通过对事项条款添加注解、建立链接、视频讲解等多种形式,将公式化、专业化的条文规定及申报材料,用贴近办事人思维习惯的口语化文字表述出来,让群众办事“秒懂”。即墨区白话版办事指南网站线上展示、实时更新。

城阳区依托“喜悦房管”服务品牌,在房屋登记、过户方面进行了改革,推动不动产登记服务向金融机构、开发企业延伸。市民在银行柜台或开发商售楼处即可申请不动产登记业务,实现了不动产登记业务“一次办好”,现已有30家商业银行、余家银行网点及3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参与这项服务。同时,城阳区创新推出二手房协同过户服务模式,市民在办理二手房过户手续的同时,即可办理水电气暖、有线电视、有线宽带过户,不再需要周转于多个办事大厅,真正实现“一次办好”。

李沧区搭建起“小智+”审批服务平台,在“小智减证”功能模块,目前部分公证事项实现“零证明”办理,减轻了群众举证负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小智好差评”服务模块,群众可对办事体验“一键评价”:线下服务“一次一评”、线上服务“一事一评”、现场服务“随时可评”,既“评人”也“评事”,而李沧区基于评价建立起“差评发现-问题核实-问题整改-差评回访-改进提升”闭环工作机制,对群众反映强烈、差评集中的评价综合分析并“精准施策”。

为确保政府服务升级的红利遍及全体群众角落,自《方案》推出以来,青岛市政府不断推动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据统计,青岛市现已建成个镇级便民服务中心、个村级便民服务站,发布57项镇(街)级、23项村(社)级便民服务事项指导目录清单,网上发布基层政务服务站点个,实现镇(街)、村(社)全覆盖。搭建四级帮办代办服务体系,稳步推进政务服务帮办代办工作向镇(街)、村(社)延伸,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百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