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青岛市即墨区西北角的移风店镇七级社区,距离城区约三十公里。年近五十的乔绪团在社区北岔河村经营着一家名为“胜团商店”的小超市,已将近十年。不久前,他发现《食品经营许可证》即将到期,于是想要办理食品经营许可延续。想起以前办理许可证时需要准备的复杂材料、来回跑城里、还要进行现场勘验等繁琐的手续,心里就直打怵。
得知镇上的便民服务中心如今增加商事经贸窗口,像他这样的个体经营业务在镇上就能办理后,乔绪团便匆匆前往,申请办理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变更业务。
令乔绪团没想到的是,原本以为要跑好几次腿、一个礼拜才能办完的业务,从受理到发证仅用了十几分钟。
“真没想到,现在家门口就能换证了,还这么快,真是省事儿了!”办完小超市经营手续后他高兴地说。
原来,这得益于即墨区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工作牵引,紧扣“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青岛市率先将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到镇街,通过区镇联办、上下联动的模式,把审批触角延伸到老百姓身边,真正实现“基层事基层办”。
中心工作人员告诉乔绪团,“证照分离”改革后,许可证内容变化无需进行营业执照变更;另外他的超市因经营条件未发生变化,仅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延续的话,可以实行告知承诺制,免去现场勘验环节。这让老乔惊喜不已。
据了解,今年以来,即墨区全区新增各类市场主体超过2.4万户,其中在17处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办理的新增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业务超过1.7万件,占比70.8%。
除了乔绪团,即墨区青青柳腔剧团负责人孙瑞青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即墨审批服务的新变化。日前一大早,正组织演员们排练的孙瑞青就接到了营业性演出许可证即将到期的电话提醒。“整天忙忙碌碌,都忘了证到期了,多亏审批局工作人员贴心,提前一个月就提醒我们去换证。”
在即墨,每天像孙瑞青这样接到证照到期提醒短信和电话的市民和企业不在少数,这是即墨区推出的证照到期提醒服务,对药品经营许可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的29个事项建立审批服务台账,设置提醒时间,在证照到期前,通过电话或者短信提醒的方式告知群众和企业及时延续手续或者办理换证,避免了证照过期重新办理的麻烦。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质量,今年以来,即墨区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积极转变工作方式,不断畅通便民利企渠道,让群众和企业告别“办证难”。
4月份,自行开发的白话版办事指南网站正式上线,成为山东省内最先推行办事指南白话改革的区市。这次改革针对标准术语“难懂”又“拗口”的弊病,通过对事项条款添加注解、建立链接、视频讲解等多种形式,将公式化、专业化的条文规定及申报材料变成言简意赅、朴实平和的语言,更贴近办事人思维习惯。还在山东政务服务网(即墨站)、青e办手机APP、即墨政务网和即墨区行政审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