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咨询我买房的朋友多起来了,他们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样,每个人的想法也不一样,每个人考虑的重点也是千差万别。“他山之玉,可以攻石”,他们的很多想法对我启示很大,今天就拿几例来和大家分享。
01大家认为的好户型,可能并不是真的好户型
A先生前段时间拿来两个户型问我哪个好。A先生是一个我熟悉的朋友,他这个问题大有考考我的意思。
我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户型2好啊,一点浪费面积都没有,并把我的想法告诉了A先生。
A先生面有深意的说,我并不这样认为。
他说,户型2看着没有浪费面积,其实只是把浪费面积给分散了。户型2的每一个室内门,都有一块浪费面积,这些浪费面积虽然分散了,但并没有消除。
每一扇门,要想发挥门的作用,门前就不能放东西,这块面积你什么都不能干,要留着给人走,你说是不是浪费面积。
反观户型1,有一个大走廊,看着浪费面积很大,其实只是把浪费面积集中了,总的浪费面积可能比户型2还少。
户型1有两双门都是门对门,对门的两扇门的浪费面积重叠了,总的浪费面积不是减少了?
我感觉他说的有点道理。
他又说道,其实他更看重的是,户型1的隐私性要远大于户型2。要想达到大家认为的“0浪费面积”的户型,所有的门都得开在客厅。要是客厅来了客人,你开着门人家把你卧室、厕所一览无余,你关着门又给人一副拒之门外的既视感。
另一方面,户型2动静不分离,门的隔音效果不咋滴,客厅会影响卧室,厕所流水的声音也会影响客厅,你在厨房叮叮当当做的什么饭,炒的什么鱼,一步一步做饭的步骤,都可能被客人“学”了去。
还有,要想做到“0浪费面积”,客厅就不能朝南。客厅朝南,你是设计不出“0浪费面积”的房子的。这就会影响客厅的采光,起码不能全天候采光。
户型2的缺点,都是户型1的优点。
A先生说的滔滔不绝,我听着却止不住的点头。一些看着很好的户型,一些普罗大众都认为的好户型,可能并不是真的好户型。只有你亲自住过,你才能体会到这个户型的优劣。
A先生最后说,这两种户型他都住过。
他住户型1时,不管谁去了,都说这个大走廊真浪费面积;他住户型2时,不管谁去时,都夸户型真好,一点浪费面积都没有。
可到底哪个户型好,只有他知道。
02我就是一个伪土著
B女士我认识已久。
她经常给我灌输“市南瞧不起市北”“市北瞧不起李沧”“李沧瞧不起城阳和黄岛”“城阳和黄岛相互瞧不起”。所谓青岛各区市的鄙视链,她深以为然。
B女士并不是青岛土著,却有着内种心底的“红瓦绿树综合征”。
她第一套房子买在城阳,那时她就瞧不起在即墨、胶州买房的人。后来她把房子换在李沧,又开始瞧不起在城阳买房的人。再后来,她卖掉李沧的房子,在市南八大湖买了一个老破大,从此开始瞧不起所有在其他区市买房的人。好像,在此时她才在青岛买了房,成了一个真正的青岛人。
她所谓的“瞧不起”和她所谓的“骄傲”,我理解。每一个城市都有一个鄙视链,所谓的“骄傲”多来自于“鄙视”,只有相互比较,才有烦恼和快乐。而她,就是那个执迷于追求“快乐”的人。
我多次和她说过,你追求“快乐”的路,可能是走向一个房产贬值的不归路。
郊区纵然有千般不好,但房产升值的速度和幅度是市区老破小所不能比的。随着郊区配套的完善,郊区的次新房肯定是一个香馍馍,市区的老破小将少有人问津。
她听了我的话,总是一笑了之。我感觉我们的想法,在相互鄙视着彼此。
直到昨天,我似乎有所悟。
傍晚时,医院门口碰到了一位老太太在问路。老太太看着70多岁,已是白发半头,走路佝偻。
老太太问我怎么坐公交车去李村公园。我查了查地图,和她说去鞍山路坐3路即可。
老太太一个劲的感谢我。然后絮絮叨叨,好像是在对我说,又好像是在自言自语——
她说,医院住院,她在城阳住。她今天不回去,医院陪床,今天问清楚路,明天一早回去。到了李村公园,她就知道怎么回去了。
煽情的话我不想多说,也没有必要知道她的子女为什么不来陪床。每一个家庭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也都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即使她的子女很孝顺,也可能因为什么特殊的原因不能前来。
所以,通过这个插曲,我得到的第一个结论是,老人、中年人甚至年轻人,不论你在哪买房,都要考虑到有一天,或者总有一时,你会面对年老时独自应付一些力所难及的事,能否爬的动楼梯,轮椅能否上的去没有电梯的楼层,家周围是医院。
即使你还年轻,你也要考虑学校、商超、通勤的问题。
医院情况,发现城阳并没有一所。如果医院,上面这位老太太也不至于“长途跋涉”到市北看病。
这同时也可以得出另一个结论。一些老头老太太退休后热衷于郊区的安静和乡土味,把市区的房子卖掉,去郊区、远郊区买个别墅,甚至去农村买个民居。
对于这种房产置换,我是极不赞同的。人老疾病多,可能你只能享受几年的静谧时光,医院和房子之间“长途跋涉”,医院,那遥远的家,将成为望而不可往的奢饰品。
郊区往往有很美好很远大的规划,你买房前一定要考察好,这些规划能否在你需要之前落地。看不到未来的,没有实力推进的,非政府钟爱的,说的再好也不要相信。
这也是我建议投资买房不要在远郊区、最远到郊区、最好近郊区的原因。
说到这,我好像找到了B女士持之以恒往南换房的理由,虽然我还是不认可她买市南老破大的行为。
我把我的这些想法又说给了B女士,她反而谦虚的说:我真没考虑这么多,我只是享受这种市南区的骄傲,我只是一个“伪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