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记者发布会,通报本市优化企业开办改革工作情况,其中透露,本市自12月2日起正式上线智能登记系统,企业登记进入“秒批”时代。
审批由一天压缩至几十秒
据了解,今年4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关于持续深化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的意见》指出,各地要进一步优化企业登记服务,大力推行标准化、智能化、自动化的全程电子化登记,建立健全“零见面”企业登记工作机制。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不再另行上传身份证明文件。青岛市委、市政府《高效青岛建设攻势作战方案(—年)》指出,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重点、以审批提速增效为关键,提高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对有条件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秒批”,切实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和质量。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改革要求,落实市委市政府“学深圳、赶深圳”工作部署,本市于今年1月份启动智能登记系统建设,9月1日,该系统在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试点,发出全国首张无人工干预审批的公司营业执照;9月底,该系统在市北、李沧、崂山、西海岸、即墨、莱西等区市开展大规模试点测试,效果良好。从12月2日起,智能登记系统在青岛市全面推广上线,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开业登记审批时限由原有的一天压缩至几十秒,全程无人工干预。
有望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