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又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恰逢“十三五”收官、脱贫攻坚决战之年,又遭新冠肺炎疫情突袭,水利改革建设任务特别艰巨繁重。
一年来,山东水利系统坚决落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加快构建山东特色水安全保障体系。
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年,全省共完成水利建设投资亿元,比“十二五”时期投资总额增长45.8%。其中,年全省完成水利建设投资突破亿元,较年增长68%,水利助力山东经济回暖再立新功。
水利工程基础更加坚实。山东省“头号”水利工程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等个重点工程主汛期前按期完成;《全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方案》既定目标如期实现,为确保安全度汛发挥重要作用。
多项工作取得先进。河长制湖长制、水利建设投资落实工作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国水土保持规划执行在国家考核中连年获优秀等次;—年度水利建设质量工作考核结果为最优等级A级。
行业监管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全国率先出台《规划水资源论证技术导则》《代建规程》《水土保持重点工程运行管护指导意见》等首个地方标准(意见)。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目前已建成4个国家级样板县、23个省级示范县,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建立完善。
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全省累计有94个县(市、区)达到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标准,占县域总数的69%,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民生水利取得显著成效。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顺利收官,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7%,万群众因农村饮水工程受益。水利助力山东省第一个通过国家四部委联合终期评估,97个碘缺乏病区县、1个大骨节病病区县、19个克山病病区县全部达到消除标准,历史性地解决了万农村群众饮水型氟超标难题,.9万贫困人口饮水得到高质量保障。
这些都是山东水利人交出的优异成绩单。
坚持问题导向
治水兴水新格局加速形成
着眼于破解工程性缺水和资源性缺水问题,山东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提出以“根治水患、防治干旱”为目标,以推动实施《山东省水安全保障总体规划》为主抓手,以实行河长制湖长制为牵引,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统筹,着力构建“全省一体、流域统筹、防洪供水生态并重”的治水兴水新格局,为破解山东水问题找准主攻方向、指明方法路径。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纳入省委省政府对各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形成了党委政府主导、部门协作配合的治水新局面,推动了全省水利事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加快补齐工程短板
防洪减灾能力大幅度提升
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掀起新高潮。年主汛期前按期完成《全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中确定的个项目既定建设任务,水库水闸、河道堤防防洪除涝能力大幅度提升。跨市骨干河道、市管河道的重要河段达到50年一遇标准,其他河道(段)达到20年一遇,流域性大洪水防御能力大幅度提升。开工建设的烟台市老岚水库枢纽工程等45项抗旱水源工程,建成后将新增水库蓄水能力5.8亿立方米,其中11项已完成建设任务,水利工程防灾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成效显著。
小清河(桓台段)综合治理工程现场
年,山东省平均降雨量比历年同期偏多近三成,列新中国成立以来同期降雨量第6位,局地降雨突破极值,沂河发生年以来最大洪水,沭河发生有水文记录以来最大洪水。各级水利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按照“十个务必到位”的要求,全面落实各项防御措施,精准调度水利工程,成功防范应对6场暴雨灾害、1次台风影响和局部旱情。特别是通过科学调度,将沂河最大洪峰流量控制在立方米每秒以内,避免启用邳苍分洪道,保护了分洪道内11.2万亩耕地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省所有大中型水库、重要湖泊、骨干河道无一出险,无一人因洪涝灾害死亡,因洪涝灾害受灾人口、倒塌房屋、直接经济损失,与近10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分别减少77%、89%、62%,水利工程防洪减灾效益显著。
水网体系更加完善
供水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骨干水网工程体系日趋完善。依托南水北调、胶东调水等省级骨干工程,相继建成黄水东调、峡山水库胶东战略水源地、引黄济青改扩建等重大引调水工程,实现长江水、黄河水、当地水优化配置、联合调度,进一步完善建成功能复合、协同联动的山东调水工程体系。骨干水网工程在最关键时刻起到了稳定民心、稳定发展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兴建的第一座大型山丘区水库庄里水库建成蓄水;老岚水库枢纽工程开工建设;官路水库、双堠水库等前期工作积极推进;泰安王家院水库、临沂河湾水源、济宁孟宪洼水库等57处水源工程基本完成。
烟台市老岚水库移民试点安置房工程开工仪式
胶东四市(青岛、烟台、威海、潍坊)虽然是沿海城市,但却是山东由来已久的缺水地区。在胶州市、即墨区和城阳区交界处,有一座总库容1.46亿立方米的棘洪滩水库。这里储存的不仅是长江水,还有引来的黄河水,是引黄济青工程的唯一调蓄水库,承担着保障青岛市区八成以上的居民用水任务。引黄济青工程建成30多年来,累计引水超90亿立方米,累计配水79亿立方米以上,在城市供水、农业灌溉等方面,保证了青岛及工程沿线地区用水安全。同时,解决沿途缺水地区75万人口饮水困难,扩大改善灌溉面积多万亩,发挥了显著的复合效益。胶东地区多线、多点、多水源供水格局正在形成,年新增调水能力4.52亿立方米、战略储备库容2亿立方米,基本保障了胶东四市平水年份用水需求。
脱贫攻坚见实效
乡村振兴水利基础持续巩固
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累计完成投资超亿元,完成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饮水提升工程、个无集中供水设施村通水工程、个饮水型氟超标村水源置换或安装除氟设施,村级集中供水设施实现全覆盖,万农村群众饮水氟超标问题得到彻底解决,.9万贫困群众饮水安全得到保障。
潍坊水利水质检测有限公司检验员在工作中
全面启动实施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沿黄9市65处引黄灌区72个项目共完成投资亿元,建成桥、涵、闸、泵站等渠道建筑座,衬砌、整治渠系公里,安装渠系量测水设施台(套),建成田间节水工程面积88万亩。工程建成后可改善有效灌溉面积万亩,年均节水7.93亿立方米,有效化解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