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衣雨欣青岛报道
年,家住即墨区移风店镇黄戈庄村的菜农姜波,看着家里滞销的蔬菜,突发奇想,如果她种的蔬菜能长出“翅膀”自己“飞”到全国各地需要蔬菜的商户门口就好了。姜波为了改变现状,通过“互联网”打开了自家蔬菜的销路,并带动移风店镇和即墨、平度莱西的菜农把菜卖到全国各地并出口到了国外,年她一手创办的青岛地平线蔬菜专业合作社成为了全国百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姜波自己都没有想到,十几年后她的想象变成了现实。
起初,姜波所在的农村交通不便,她种植的蔬菜只在当地销售,种植蔬菜品种较为单一,导致她的蔬菜陷入滞销的困境。“那时候家家户户能种植的菜就那几样,我努力了一年也赚不了多少钱。看到蔬菜烂在地里,一年的辛苦都白费了,心里很难受。”姜波说。
一次偶然机会,姜波接触到了互联网。互联网上多样化的销售信息及渠道,让姜波打开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她花了块钱在旧货市场买回来一台二手电脑,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就回家捧着一本《信息技术》摸索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姜波从零基础起步到能够熟练操作电脑,实现了利用“互联网”卖菜的梦想,把蔬菜销售到了全国各地,并出口到国外。
年,日渐红火,姜波带领周边8个村庄户农民创办了青岛地平线蔬菜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姜大姐”“移风”商标,一步一步把合作社变成了帮助农户脱贫致富的平台。合作社先后引进了黄瓜、西红柿、青椒和叶类蔬菜等新品种近60个,新技术20多项,筛选出有推广价值的新品种23个,推广范围广的有8个,推广效果优越的有6项。合作社推广的“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培训技术—辐射带动”模式,使社员每亩增收元,研发的“白菜—西红柿—芸豆”一年三茬种植模式,使一个蔬菜棚年收入超过了元。现在合作社已带动周边20个村庄、多名农户种植蔬菜,辐射蔬菜大棚多个,带动周边种植蔬菜面积5万余亩,年销售蔬菜1万多吨。
在帮助菜农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实践中,姜波意识到,要让农民摆脱贫困,走上富裕路,关键是要让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年姜波和丈夫自费创办了农民田间学校,开展农村技能培训、实训和创业孵化等工作,采用科技扶贫的方式,带领更多农民创业致富。截止目前,学校已举办“新型职业女农民”等培训班余次,带领余人次到外地参观学习,培训农民0余人次。通过领着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手把手、面对面做技术指导,为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培育出多个科技示范户。
疫情期间,姜波和丈夫医院等8家单位捐赠了价值3万元的新鲜蔬菜。向村庄一线值班人员和附近村民免费捐赠口罩和84消毒液等防控用品。同时,姜波为助力复工复产,地平线合作社也没有停止生产,组织收购周边种植户的蔬菜,与物流公司合作,向城区主要农贸市场低价输入黄瓜、白菜、西红柿等新鲜蔬菜30万余斤,为保证群众“菜篮子”里有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国外一些蔬菜品种洋种子价格高出国产种子几十倍,以至于‘进口的按粒卖、国产的论斤卖’,新一年我们力求不依赖‘洋种子’,要和青岛农业大学一起合作研发出属于我们合作社自家的番茄种子。”姜波说。
十余年来,姜波脚踏实地从一名普通农村经纪人到成为山东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在得到了当地群众和各级政府部门认可的同时,她也深感肩头的责任与担当更多、更重了。现在,她每年利用互联网卖菜多吨,价值1多万元,带动了当地多名农村经纪人和周边3多名农民利用互联网创业,推动了即墨区的蔬菜产业良性发展。接下来,姜波还要带领更多的农民群众共同致富,为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