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两名桥隧工在南京长江大桥作业点拧紧螺帽,固定护木。新华社记者李博摄)
立秋已过,但全国多地气温仍居高不下。面对高温,许多一线劳动者扎根基层,坚守岗位,用汗水和辛勤诠释劳动的意义。他们虽然普通,却是人们身边的“最美劳动者”。
不惧“烤”验的道路建设者
在成都市高新西区,负责羊西线改造工程的工人们迎来了一年中最“烤”验人的时候。
作为中铁二十三局羊西线改造项目生产副经理,46岁的冉启军带领团队顶着高温,在施工现场认真检查着各项工序。
“不仅要盯好项目进度,还要负责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生产协调各个方面。”冉启军说,羊西线是成都市通往川西的重要通道,改造完成后将形成快速通行能力,其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一点都不能马虎。
工地24小时施工,工人是两班倒或三班倒,而冉启军几乎就是一个班,晚上十一二点下班是常事,有时甚至得通宵工作。3公里长的施工区段,平均一天他要来回走两三趟,最少的时候也得走上两万多步。
“施工嘛,苦一点累一点很正常。我的职责就是把活干好,把道路建好,让大家顺畅出行。”冉启军说。
山间穿梭的电力巡线人
40岁的周明波,是国网青岛市即墨区供电公司输配电运检中心的一名巡线员。近期,高温、暴雨等极端天气持续不断,家家户户进入用电高峰期,对电网设备、电力线路加强安全巡视,变得格外重要。
当地千伏鳌鹤甲线是他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