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简介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即墨北站站前枢纽一体化综合开发项目预计2
TUhjnbcbe - 2020/11/2 3:29:00

即墨北站站前枢纽一体化综合开发项目(B地块)位于即墨北站高铁站东侧,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施工,目前,项目地上钢结构网架已经完成了整体提升,预计今年年底基本建成。

该项目钢结构网架的整体提升,主要通过展翅翱翔的“鲲鹏”形象来寓意着直冲云霄的发展态势,打造即墨的门户形象,形成靓丽的城市名片,也标志着即墨北站站前枢纽的建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中建八局发展建设有限公司项目总工韩子豪说:“网架总重量是吨,南北长米,东西宽53米,最高点据地40.03米。网架提升共分三次,本次提升是最后一次,也是目前省内规模最大的异形钢结构提升。”

即墨北站站前枢纽一体化综合开发项目(B地块)是由即墨国际商贸城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开发、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项目于年4月份开工,共计三层,其中地上一层、地下二层,主要配建与高铁相匹配的交通枢纽、商业配套设施和站前广场,并结合文化展示需要设置品牌展示中心。

即墨国际商贸城开发投资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王朋告诉记者:“项目建成以后是会极大方便后期广大市民的出行,包括咱项目的公交、出租,它是立体换乘,而且还极大缓解了西部的交通压力,为后期咱整个市民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项目的主体结构、室内粗装修及地上钢结构网架已全部完工,下一步主要是室内精装修、室外景观工作,预计年年底建成。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即墨:国际陆港发力“枢纽经济”,打开发展新空间

人民网青岛10月15日电(孙林)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交通强国、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胶东国际机场的即将启用,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的国际陆港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在区域经济风起云涌、整合资源协同发展理念渐入人心的当下,作为同时拥有公路、铁路、海港、临空、轨道交通等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的即墨国际陆港,把交通枢纽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的竞争优势,初步突破传统的单纯强调物流运输的思维,向枢纽经济功能拓展转变,发展贸易金融、企业总部、智慧物流、临空经济等枢纽门户经济,进入产业转型升级的新阶段。

国际陆港海关快件监管中心

谋远规划,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

联接东西、畅达南北、交通发达是人们对即墨国际陆港一致的印象。“交通枢纽”这个词,就像一个美丽的标签、一张漂亮的名片与国际陆港如影随形。

善谋者行远。国际陆港坚持全局思维、前瞻思维、战略思维,聘请上海同济大学吴志强院士团队完成对陆港新城的规划设计,打造“临空双创港”、“智联物流港”、“无限青年谷”的“两港一谷”城市格局,绘就陆港新城高质量发展蓝图。

新规划放大紧邻青岛高新区、胶东国际机场、上合示范区等区位优势,将区位交通优势转化为加快产业布局的发展优势,努力建设成为青岛的临空经济桥头堡、山东的自贸经济支撑区、国家的枢纽经济增长极。

济铁物流园

青岛港即墨港区

青岛港即墨港区

物流园区转型升级,打造贸易金融聚集中心

优越的交通区位和雄厚的物流产业是国际陆港一大特色,也为陆港发展枢纽经济奠定了基础。

青岛港即墨港区、济铁物流园、华骏物流园三大物流园区自运营以来,全面提升了全区物流服务链条,为相关企业降低物流成本余万元,给企业带来“真金白银”的利好,打造了一张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即墨招商名片”。

青岛港即墨港区不断完善港口功能,逐步放大陆港枢纽效应。目前,港区启动区4.4万平方米保税仓库和6万平方米集装箱堆场已建成,即*班列常态化运行,港区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海关地下监管通道工程加快建设,港口服务提质增效,投资3亿元的山东港口集团中国北方生活消费品(青岛)分拨中心项目年内开工建设。

同时,正在申报B型保税物流中心,与即墨综保区实现功能互补,聚力推进装卸港向贸易港、枢纽港、金融港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国家示范意义的公海铁联运枢纽和贸易金融聚集中心。

济铁物流园开园运营以来,已开通辐射全国的班列,一汽大众(青岛)华东生产基地约60%的车辆通过济铁物流园铁路运输专线发送到全国各地,截至目前累计运量突破15万辆。

济铁物流园依托铁路、港口等资源优势,整合大宗贸易产业链资源,国际陆港大宗物资交易中心项目已引进4家贸易型企业,将重点打造大宗物资交易中心、橡胶期货交易中心、民生物资大宗交易市场三大功能板块,年贸易额可突破50亿元,成为国际陆港由物流型园区向商贸型园区转型的重要支撑。

跨境电商小镇

青岛百联奥特莱斯广场效果图

高端产业集群式发展,打造枢纽偏好型产业体系

产业基础是国际陆港发展枢纽经济的“加速器”。瞄准高新产业发力,产业集群式发展,轨道交通、新零售、总部经济、临空经济等枢纽偏好型产业多点开花。

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产业,助力即墨打造交通强国示范区。目前,地铁维保中心项目一期9月底完工,目前已初步具备投产条件;四方所轨道交通核心系统研发和产业化基地项目、青岛轨道交通数智制造园项目推进顺利,轨道交通产业链条正加速形成,形成轨道交通领域由竞争到合作的“即墨模式”。

精细化运作跨境电商小镇,发展总部经济。引入韩易通、上海千纸鹤、阿里诚信通、山东群拍网红、拉勾网、海孚实业等总部型企业,加速形成设施完备、配套完善、电商服务生态链完整的跨境电商营商服务环境。

加快推进青岛百联奥特莱斯广场项目,建成后将打造辐射烟台、威海、潍坊、日照等周边地区时尚消费新高地。

此外,即墨国际陆港抢抓机遇,依托胶东国际机场加快建设临空经济区,加快推进机场南北快速路、三城路拓宽、陆港大道、临空经济区域内交通道路修建改建工作,打通去往青岛新机场的“大动脉”;高标准实施临空产业区环境综合提升工程,投资1.64亿元新建集高端住宿、总部经济、会议、文娱等功能于一体的科创服务中心,目前项目主体已完工,建成后将成为临空经济区“招才引智”的活力磁场;先行引进进化动力、云工厂等高科技企业,提升临空经济区科技双创氛围。即墨国际陆港将加快推进空海、空铁联动发展,打造生态环境优美、设施配套完善、临空特色鲜明的高端综合型产业园区。

实干者乃成。国际陆港靶向攻坚“双招双引”,利用平台思维做乘法,精准招商助推产业升级。今年以来,即墨国际陆港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创新招商方式,主动出击,采用数字化招商,高端产业项目、大额投资项目纷纷落地。截至目前,已引进拉勾物流网、即发山九物流、深圳进化动力等20余个高质量项目,涉及大宗贸易、高新技术、轨道交通、商贸物流、跨境电商等高端产业。即墨国际陆港充分发挥“店小二”精神,将优质高效的服务贯穿始终,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快达产。

青岛地铁维保中心

枢纽为城市带来源源不断的人流、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这些“流量”经枢纽城市吸附、转化,由量变到质变,不仅可以给相关城市带来活力和发展动力,更可以为一个城市创新提供永不枯竭的动能。

随着枢纽经济的深入推动,更多资源将在国际陆港“聚核”、“裂变”,其产生的能量将传达到整个即墨,甚至青岛及其周边,带动区域城市共同发展,成为即墨高质量发展新高地,青岛高水平开放新门户。(即墨国际陆港管委供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即墨北站站前枢纽一体化综合开发项目预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