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获悉,总建筑面积多平米的新急救医学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该急救医学中心实行院前急救、院内急诊、重症监护、急诊留观及各专业科室联动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诊模式,并建设了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及创伤急救中心。诊疗环境改善,群众满意;硬件升级,抢救能力提高,医院医院之后,在把握群众需求、提升服务效能上做出实实在在大举措。
据了解,医院急诊科是集院前急救、院内抢救和危重监护于一体的现代化的急诊急救医疗救治中心,是青岛市“”急救分中心。急诊科常年承担着全区突发事件的重大抢救、急危重病人的救治等医疗保健工作。“老急诊科在年建院时成立,风风雨雨走过了二十多个年头,见证了医院的成长历程,医院的快速发展以及医疗技术的进步,面临日益增多的患者,老急诊科的接待能力显得力不从心。”医院急诊科主任林辉介绍,医院审时度势,为切实改善百姓就医环境,为全区人民提供更好的急诊综合服务,医院决定启用新急救医学中心。
医院新启用的急诊医学中心建筑面积余平方米,布局合理,设有急诊诊区、抢救区、留观区、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急诊病房,对就诊病人实行分级分区的救治模式。
急诊科集临床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现有医护人员60余人,其中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8人,医师7人。在床位安排上,抢救区10张、留观区32张、EICU4张、急诊病房24张。科室配备多种现代化的、先进的抢救仪器设备。院前急救配备高标准救护车3台,配有GPS定位系统及先进的院前急救告知系统。急诊区域内设有急诊检验科、放射科、CT、药房,收款等部门,为患者提供全天候、无缝隙的诊查救治服务。
新急诊医学中心启用,老百姓才是实实在在的受益者。“老急诊科原来仅有三个抢救单元,新急诊医学中心增加到了10个,为了改善救治环境,急诊医学中心还设立独立的心肺复苏室。”林辉说,硬件的改善直接带来抢救能力的提升,新急诊医学中心拥有了更大的患者接待能力,这在突发性重大抢救上作用尤为突出。
“进入十一月中旬以后,一氧化碳中*入院急诊患者数量陡增,而且患者经常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入院,少的两三个,最多一次能来七个。”林辉介绍,天气转冷,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入院急诊人数猛增,新急诊医学中心启用正是时候。一方面,患者能在新急诊医学中心得到最快速高效的抢救,为患者赢得抢救的宝贵时间;另一方面,患者不用东奔西跑,原来需要分开办理的手续和环节,在急诊医学中心全部可以一站式办理。
据了解,医院急诊科实行院前急救、院内急诊、重症监护、急诊病房及各专业科室联动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诊模式,还建设了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及创伤急救中心。
“胸痛中心”是目前国际上十分
“卒中中心”担负着全区人民的脑卒中救治任务,脑卒中急症患者治疗“绿色通道”和快速反应的脑卒中专科救治团队,是脑卒中患者拥有更快速、规范、便捷的治疗程序和平台。
据了解,去年底,医院顺利医院评审,成为即医院,这也是全省唯一一家由二级甲等直接晋医院。另外,医院祝明浩入选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与山东中医药大学医疗集团、医院(青岛院区)、医院医院建立医联体……可见,医院乘着新时代东风正驶入改革发展的快车道。
记者刘守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