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即墨,或许我们最先想到是这里微苦又余香不绝的老酒……
又有多少人知道,在富饶的齐鲁大地上,这座城市已悄然矗立了年。
千百年来,这片热土
哺育了热情豪爽的即墨儿女,
造就了彪炳青史的仁人志士,
涌现了勋绩昭著的名流贤达。
即墨,在这里,安静地等待着你的发现:
北阡文化的发掘证明,年前青岛的祖先就在即墨一带过着原始社会生活。
《左传》《战国策》《国语》已有关于“即墨”城名的记载。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名城:
春秋,即墨大夫,九贤之首,治世之才。
战国,即墨刀币,流通货币。经济繁盛。
田单火牛阵,以少胜多,青史留名。
秦统一中国,田横五百义士殉节,即墨始定为县。
至隋朝,历经动乱的即墨县得以恢复重建。
元末明初,倭寇扰民。即墨为海防重地,设鳌山卫,筑城守备。
清时,即墨县界为:“东尽栲栳岛、*山界;西逾壮武城至胶州界;南至浮山寨;北至三渡河,接登州府莱阳界;东南尽巨峰;东北至金家口,入莱阳界;西南逾胡埠,接胶州界;西北距沽河接平度界。”(清同治版《即墨县志·疆域》)
年,德国强行划胶州湾为租界,包括即墨县仁化乡的白沙河以南地区和里仁乡的阴岛地区(今青岛市内大部分地区)。年,胶州湾为日本人侵占,至年收回。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
这场穿越千年的历史馈赠,使古老的即墨
伴随青岛的崛起,充满新的希望。
古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